◆ 教研成果
◆ 联系我们CONTACT US
  • 联系人:老师
  • 固 话:0379-69511900
  • 地 址:伊川县城关街道八一南路99号

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研成果


《苯酚》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1-03-11 浏览量:2438

  一、背景分析

  从教材整体上看,苯酚既是很重要的芳香烃衍生物,又是酚类物质的代表。可见,苯酚在高中有机化学中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

  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内容安排在乙醇之后,学生在学习乙醇时已初步掌握了官能团对衍生物性质的决定性作用,对乙醇中羟基的性质也已有较深的理解和掌握;教材在此基础上紧接着安排苯酚有其的作用,因为苯酚与乙醇中都含有羟基,而苯酚性质与乙醇又有很大的不同,让学生理解衍生物的性质不仅由官能团决定,同时又与官能团所连的烃基有相互影响,使学生学会全面的看待问题,能更深层次的掌握知识。

image

  二、课后反思

  现代的课堂教学目标是三维目标,课堂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能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本节课我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意在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较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现将教学过程简述如下:

  教学环节1:给出资料,引出课题

  我通过李斯特用苯酚消毒的故事创设情境,学生自然对苯酚这种物质产生了较大的兴趣,水到渠成我展示了苯酚的球棍模型,并学习了它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教学环节2:制取苯酚,氯苯水解

  首先我向学生展示了氯苯和苯酚的球棍模型,引导学生分析只要将苯环上的氯原子替换为羟基就可以得到苯酚,有学生提出氯苯属于卤代烃,可以使其水解得到苯酚。这时我向学生介绍:工业上氯苯与NaOH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苯酚钠,而后再酸化生成苯酚。这时学生会提出疑问说:这里生成的是苯酚钠而不是苯酚,为什么呢?我引导学生大胆猜想,会不会是氯苯先和NaOH生成苯酚继而又和NaOH反应生成苯酚钠呢?这时,学生会提出疑问:醇不能和NaOH反应,酚可以吗?这也正是我想提出的问题,然后将问题层层推进,转化为三个问题,“苯酚能和NaOH反应吗?”“苯酚具有酸性吗”“哪些酸能将苯酚钠转化成苯酚呢?”在此教学环节中我步步设疑,层层深入,处处铺垫,让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符合思维逻辑,符合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可贵的是,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每一位学生都在认真思考,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不仅教师向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互相回答;而且学生也不断地向教师提问,教师回答。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相补充,互相启迪。

image

  在实验探究教学环节中,在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实验方案做了充分的准备和预案基础上,我仅为学生提供实验用品,刻意给学生比较大的发挥空间,让学生开展讨论活动,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实验探究苯酚的化学性质,学生在多次经历了这样的创新实践活动后,不仅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强化了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而且创新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内心的体验升华为创新精神,并从中找到了自信。

  一个成功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循循善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求知。比如在有机物分子中基团相互影响的教学环节中,我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迁移对比的方法,使学生体会苯环对羟基有活化作用。那么羟基对苯环有没有活化作用呢?我向学生演示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然后开展学生活动:思考与交流苯酚和苯都能与溴反应,有何异同?如何解释?然后得出结论:苯酚与溴水反应更容易,从而说明羟基对苯环也有活化作用,并指出该反应可用于苯酚的检验。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能发展的教学思想,同时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观察--思维--迁移的良好心理过程,让学生从旧知识中得到启发,从观测结果的分析研究中获得新知识,让学生学会怎样去学习有机化学。

  教学环节3——酚对世界的影响

  我通过广告片---芬必得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真正体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接下来,我向学生介绍苯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造酚醛树脂、染料、医药、农药等,这是好的方面。遗憾的是苯酚还是一种常见的水体污染物。如何处理废水呢?以此又从化学走进生活,培养学生关注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生活的意识。

  教学环节4——学以致用,分离含酚废水

  这一部分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分析工业流程图,感受到学习化学的成就感,将所学知识和实际生产联系起来,同时增强环保意识,使学生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得到升华。

  总的来说,本节课整体上是比较成功的。我将这节课设计成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探究实验-理论推导-反思应用等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实物感知、演示实验和现代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的机会,体现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对照新的课程标准,我觉得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憾。比如:

  1、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时间不够,在引课环节中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应该给对发言的学生更充分的时间发表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担心学生讲的不到位而自己来补充。

  2、教学过程中由于害怕时间不够而束手束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某些学生讨论、交流的环节,未能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完全的激发,还处于在老师的引导下思考问题的状态,尚缺乏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3、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实验操作问题,以及实验严谨性问题,实验方法多样化问题,虽然重视了,但是有时处理还是不够到位。

  参考资料:1.宋心琦.高中化学必修2(3).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73-75

  2.王晶.高中化学2教师教学用书(3).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9-50

  3.《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观摩评比暨教学改革研讨会会议资料》洛阳市教研室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