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研成果
◆ 联系我们CONTACT US
  • 联系人:老师
  • 固 话:0379-69511900
  • 地 址:伊川县城关街道八一南路99号

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研成果


高中地理教学反思 再教设计以《全球性的大气环流》为例

发布时间:2016-05-31 浏览量:1435

  姓名:曹俊卿

  单位:伊川县第一高中

  职务/职称:高三地理教师

  通讯地址:伊川县八一路235号

  邮编:471300

  联系电话:13613793033

  参赛时间:2015年5月28日

  教学反思---再教设计

  以《全球性的大气环流》为例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

  通过近几年来的积累,感觉教学反思中的再教设计对自己的教学成长非常有用。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尤其是对于难点的处理方法,不断摸索创新,让学生以容易的方法来接受新知识。在自然地理的教学中,抽象、空间概念的建立、运动过程的想像等对于高一学生来说都很困难,更要求教师用合适的方法教给学生。下面我以高中地理新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必修1的第二章第一节中的《全球性的大气环流》为例,谈一下取得的效果。

  教材分析:(一)地位和作用:本单元紧紧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这一主线。本节课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全球大气的整体运动原理及其产生的重要意义,并为以后学习世界气候类型、自然带的形成和分布及洋流的形成提供基本理论基础。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知识面广,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故教学过程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主动参与为标志,在自主学习方式下,进行有效教学。

  知识目标:

  1.了解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2.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3.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环流的重要的原因。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推理并掌握新的知识;培养读图能力。

  德育目标:意识到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深刻影响,树立环境保护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三圈环流的形成;季风环流的形成。

  这节课的不断进步过程:

  第一年教课中,只知道知识的传授,根本没有想到如何将学生教会,更别提教法。一节课下来自己感觉很不成功。

  第二年,先提问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从热力环流的热力因素开始引入,形成一圈环流,逐步讲解,从一圈环流到三圈环流,感觉流畅很多,学生理解的较好。但一节课下来还感觉不到位。反思后及在做练习过程中,发现在讲课中没有强调到位:这节课理解的关键点在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及他们的性质、对气候的影响。可是自己在授课的过程中没有顾及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而是单纯的把这节课的知识进行讲授,这样学生尽管掌握了基础知识,但不知道为何学这一部分,与后面联系不起来。

  第三年总结前两年经验与教训,课堂上除了注意知识的讲解,在备课时重点备教法,如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理科性的知识。采取以下做法:1.从一圈环流到三圈环流。2.以我们教室为例,分成不同的纬度区,以实际空间为例,讲述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及对气候中降水这一要素的影响3.直接将这节课与气候的形成规律、理想气候类型分布图、大陆西岸气候的特征相联系。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习兴趣很高,积极参与课堂,掌握的不错,气候的有关内容掌握起来容易多了,自己授课时也异常轻松。但自己总觉得还是不够好,例如知识间的联系、衔接、层层递进不够完善。

  有幸去郑州听全国优质课,宁夏一位老师恰好讲了这节课,令我茅塞顿开,回来以后吸取其精华,再结合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工具,对这节课进行细致的备课,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知识的层层递进,从简单到复杂,将整个一节课的知识点糅合在一起,感觉比较成功。采取以下措施:

  [教学方法]设疑,启发,层层推进式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然后用多媒体展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强调促使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地面的冷热不均。

  2.导入新课: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表面被分为热量五带,高低纬度间存在着热量的差异,在赤道与极地之间就存在着一个热力环流。

  (学生活动:画出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多媒体展示此热力环流。

  二、新课讲授:

  (一)只考虑近地面冷热不均——形成一圈环流

  师:刚才同学们画的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因为在这个热力环流中存在着很多假设条件,请同学们找出这些假设条件是什么?

  生:(思考,回答)总结如下:

  1.地球不自转。

  2.地球不公转。

  3.地球表面性质均匀(平坦,无海陆之分)

  4.不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

  5.无大气异常现象。

  师:当我们把这些假设条件一个个去掉后,全球的大气环流又是什么样呢?

  (二)考虑近地面冷热不均+地球自转——三圈环流

  1.地球有自转

  当考虑地球自转时,就考虑地转偏向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的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逐渐右偏成西南风,流到北纬30°附近上空时偏转成了西风,不能再继续北流。赤道上空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流过来,又不能继续北进,便在北纬30°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致使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从而形成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多媒体展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学生活动:画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形成示意图。

  (三)考虑近地面冷热不均+地球自转+.地球有公转——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三圈环流中的气压带和风带的纬度位置并不是固定的,由于地球公转和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多媒体展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四)考虑近地面冷热不均+地球自转+.地球有公转+海陆分布——大陆东岸形成季风环流、大陆西岸考虑三圈环流

  地球表面有海陆之分

  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会影响海陆的气压分布。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热低压;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冷高压。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使纬向的气压带被分为一个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多媒体展示:全球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全球1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学生活动:

  比较:7月北纬30°处的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分布;

  1月北纬60°处的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分布。

  师:(总结)冬、夏海陆上的高、低气压中心,势力强,范围广,称为大气活动中心。它们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尤其是大陆东岸,风向会随着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而变化,形成季风环流。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为典型。

  (多媒体展示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

  学生活动:分析比较东亚和南亚的季风环流形成有什么不同?

  师:(总结)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但并不是只这一个原因,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等也是形成季风的因素。如南亚的季风环流。

  (五)以上条件+地球表面有地形的差异

  地表的地形差异,尤其是大范围的地形单元也会影响大气环流,如青藏高原等。小尺度的地形也会影响局部地区气候。总之,地形的差异会使大气环流变得更加复杂。

  师:除以上因素影响大气环流外,还有哪些因素也会对大气环流产生影响呢?

  学生回答:1.人类活动,如“温室效应”等。

  2.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妮娜现象会造成全球气候异常。

  师:(总结)大气环流是具有全球性规律的大气运动。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从而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知识结构图:

  师: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基本了解到影响大气环流的主要因素。同时同学们也提到人类活动也会影响大气环流。那么,现在全球的大气环境问题都有哪些呢?同学们可以收集相关的资料,办一份以“大气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地理小报。

  课外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以“大气环境保护”为主题,各组办一份地理报。

  目的:

  1.在校园内设置一个环境保护专栏。

  2.为后面学习“大气环境保护”做准备。

  但仍然发现讲课时学生听得明白,容易理解。可是过段时间,又会忘记该知识点怎样运用。认真反思,发现自己没有将知识归纳、总结成规律,将理解与识记相结合,再反复做题加强训练,才能充分领会、贯通,不易忘记。

  随后的几年中,不断完善这节课的教法,重、难点的处理,课堂练习题的选取。

  1.先提问、讲解降水的条件。

  2.以教室为例,分成不同纬度,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不同的气压带、风带,让他们站起或蹲下来表示气流的垂直运动,让胳膊指示方向为风向,看谁做的又对又好,真正理解并掌握三圈环流形成过程及对降水的影响。

  3.把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用于地理课堂,条件从少到多,问题研究从简单到复杂。

  4.总结成几条规律。除课堂上理解外,让学生识记下来讲过一遍后,这个问题基本上不用再重复,学生掌握的就很好。例如:低压雨高压晴;西风湿东风干;高高低低为热力、高低低高为热力;

  5.让学生在课堂上及课后作业中反复画图,一圈环流图、三圈环流图、立体图、平面图、侧视图、俯视图、等温线与等压线图、冬夏季图、理想大陆气候分布规律图等等。

  6.设计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并联系学生身边的一些现象,再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把抽象的大气运动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培养了学生思考、归纳、表达、交流的能力.

  7.让学生小组活动探讨地理知识和原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这样处理后,将动画、实验、动手动脑都融合在这节课中,立刻使课堂活跃起来,大大的改变了原来的传授知识课的枯燥、呆板、抽象,课堂气氛活跃、生动、丰富、有趣,学生积极性、参与度大大提高。一节课讲完自己也感觉良好。

  仔细反思还有不足之处。例如:教师和学生对白板不熟悉,没有充分利用白板进行教学,让学生直接在白板上自己绘制、演示空气运动方向;没有亲自在课堂上做实验,只是下载了别人的实验;等等。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相信经过不断的教学反思,会把每一节课都尽可能的上成好的课,不断完善课堂,充实自己,使自身和孩子们都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