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2-24 浏览量:2158
01
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保障学生乘车安全
各地校车安全管理协调部门要加强部门联动,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禁止校车“带病”上路或违规运营。要密切关注天气状况,及时发布路况信息,时刻掌握校车动态。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不断增强驾驶员、学生、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要提醒学生和家长坚决抵制“黑校车”,不乘坐超员、超速等违法接送学生车辆。
02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师生饮食安全
要严格落实校长(老师)陪餐制度,确保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消除安全隐患。大力实施“明厨亮灶”工程,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及社会监督。要把握好开餐时间,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确保学生能够吃上热乎饭菜。要确保用餐环境干净、卫生,做好餐具清洗消毒工作,为食品安全提供良好保障。
03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要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职责。加大对教室、食堂、宿舍等重点领域防火巡查力度,发现问题要当场处理。要加强采暖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排查通风换气、排烟管道有无泄漏、有无煤气中毒隐患等,禁止使用明火取暖。要广泛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确保每一名师生掌握消防常识,懂得逃生自救。
04
落实家校联动,防止“监管真空”
要采取多种方式不断增强家长安全意识,切实履行好孩子的看管监护责任。要引导家长远离无证培训机构和幼儿园,保障学生合法权益。要通过家长会、家访、微信群、致家长一封信等多种方式提醒家长寒假期间准确掌握孩子动向,切勿出现“监管真空”。要特别关注农村地区、偏远地区留守儿童冬季安全看护,发动社会各方齐心协力,保障孩子们平安过好元旦、春节。
要提醒孩子注意交通安全,不管是走路还是坐车,都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不要让孩子在路上嬉戏、打闹,或是横穿马路。 未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的孩子不能骑电动车上路。 不要乘坐非法营运、无牌无证、超员超速及有其他违法行为的车辆。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车要遵守秩序,在车上时要坐稳扶好,不能擅自将胳膊、头等部位伸出窗外。 无论是打车还是坐私家车,尽量从右侧开门,开车门时要先观察前后方是否有来车。 现在进入深冬,天干物燥,用火、用电频率增加,家长一定要教孩子认识火灾、触电的危害性,安全用火用电: 不要让孩子模仿大人吸烟玩火、独自使用煤气灶等,更不要让小孩在野外玩火。 教育孩子不用湿手触碰开关,不玩弄电线插头,并把电熨斗、微波炉等电器,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不私拉、乱接电线,不在同一个插排上使用多个大功率电器。 用电暖器取暖时,不要跟沙发等棉织物品靠得太近,更不要在电取暖器上烘烤衣物,以防引起火灾;要禁止触摸散热片,以防烫伤。 告诉孩子,外出游玩时远离变压器、电线杆和脱落的电线,不要进入有漏电危险的景观喷泉水池玩耍。 离校时,一定要关好宿舍水电门窗。
冬季是煤气中毒高发的季节,以下几点,家长们一定要注意。 长时间使用燃气用具时,要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流通。 如使用煤炭取暖,不要放在卧室内,也不能紧关门窗,必须充分通风换气。 入睡前一定要确保煤炭完全燃尽熄灭,检查煤气阀门是否关好,否则在睡梦中发生煤气中毒更危险。 不要在密闭的室内吃炭火锅、点炭火盆。 不要长时间在密闭车厢内靠发动机供暖,更不能在发动机持续燃烧时在车厢内睡觉。 驾驶或乘坐空调车如感到头晕、发沉、四肢无力时,应及时开窗呼吸新鲜空气。
冬季天冷,饮食要特别注意,要少吃生冷食物,多吃温热性的食物。不管是在家做饭还是外出就餐,都要保证食物新鲜卫生。 告诉孩子要到正规的食品经营店购买食品,不在无证摊贩处购买食物,不买不吃垃圾食品、三无食品和过期食品;要多吃新鲜瓜果蔬菜、豆制品等。 在家做饭时,要到规模大、信誉好、食品质量把关较严的菜场或超市购买食材;外出就餐时,要带孩子去卫生条件合格的餐馆。 餐具要进行消毒,生食瓜果要洗净;食物要生熟分开,避免发生交叉污染。 注意防范食物中毒,不要食用河豚鱼、鲜黄花菜和无法辨识的野生蘑菇、野果等高风险食品。如果发生食物中毒,要及时就医。
带孩子外出旅行,方方面面都需要格外注意: 多关注天气,注意保暖;要提前规划好旅行线路。 带孩子去公园、广场、旅游景点等地方,要看好孩子,以防其走失或被拐;不在设有危险标志处停留,不在禁拍处拍照。 在外饮食、住宿、购买物品等都要去正规的地方,防止被骗或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旅途劳累及异地旅游容易导致“水土不服”和食物中毒,如果出现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 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当踩踏发生时,如何做才能更大程度地保护自己?家长要提前告诉孩子,并要特别提醒孩子,以下几件事千万别做: 不在楼梯或狭窄通道嬉戏打闹,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 不要贸然弯腰系鞋带,捡钱包、手机等,容易被人踩踏。 不要挤入拥挤人群,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不逆着人流逃离,很容易被挤倒。 不在拥挤发生时,胡乱大喊大叫,会加剧人群的恐慌。
要提醒孩子注意交通安全,不管是走路还是坐车,都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不要让孩子在路上嬉戏、打闹,或是横穿马路。
未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的孩子不能骑电动车上路。
不要乘坐非法营运、无牌无证、超员超速及有其他违法行为的车辆。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车要遵守秩序,在车上时要坐稳扶好,不能擅自将胳膊、头等部位伸出窗外。
无论是打车还是坐私家车,尽量从右侧开门,开车门时要先观察前后方是否有来车。
现在进入深冬,天干物燥,用火、用电频率增加,家长一定要教孩子认识火灾、触电的危害性,安全用火用电:
不要让孩子模仿大人吸烟玩火、独自使用煤气灶等,更不要让小孩在野外玩火。
教育孩子不用湿手触碰开关,不玩弄电线插头,并把电熨斗、微波炉等电器,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不私拉、乱接电线,不在同一个插排上使用多个大功率电器。
用电暖器取暖时,不要跟沙发等棉织物品靠得太近,更不要在电取暖器上烘烤衣物,以防引起火灾;要禁止触摸散热片,以防烫伤。
告诉孩子,外出游玩时远离变压器、电线杆和脱落的电线,不要进入有漏电危险的景观喷泉水池玩耍。
离校时,一定要关好宿舍水电门窗。
冬季是煤气中毒高发的季节,以下几点,家长们一定要注意。
长时间使用燃气用具时,要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流通。
如使用煤炭取暖,不要放在卧室内,也不能紧关门窗,必须充分通风换气。
入睡前一定要确保煤炭完全燃尽熄灭,检查煤气阀门是否关好,否则在睡梦中发生煤气中毒更危险。
不要在密闭的室内吃炭火锅、点炭火盆。
不要长时间在密闭车厢内靠发动机供暖,更不能在发动机持续燃烧时在车厢内睡觉。
驾驶或乘坐空调车如感到头晕、发沉、四肢无力时,应及时开窗呼吸新鲜空气。
冬季天冷,饮食要特别注意,要少吃生冷食物,多吃温热性的食物。不管是在家做饭还是外出就餐,都要保证食物新鲜卫生。
告诉孩子要到正规的食品经营店购买食品,不在无证摊贩处购买食物,不买不吃垃圾食品、三无食品和过期食品;要多吃新鲜瓜果蔬菜、豆制品等。
在家做饭时,要到规模大、信誉好、食品质量把关较严的菜场或超市购买食材;外出就餐时,要带孩子去卫生条件合格的餐馆。
餐具要进行消毒,生食瓜果要洗净;食物要生熟分开,避免发生交叉污染。
注意防范食物中毒,不要食用河豚鱼、鲜黄花菜和无法辨识的野生蘑菇、野果等高风险食品。如果发生食物中毒,要及时就医。
带孩子外出旅行,方方面面都需要格外注意:
多关注天气,注意保暖;要提前规划好旅行线路。
带孩子去公园、广场、旅游景点等地方,要看好孩子,以防其走失或被拐;不在设有危险标志处停留,不在禁拍处拍照。
在外饮食、住宿、购买物品等都要去正规的地方,防止被骗或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旅途劳累及异地旅游容易导致“水土不服”和食物中毒,如果出现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
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当踩踏发生时,如何做才能更大程度地保护自己?家长要提前告诉孩子,并要特别提醒孩子,以下几件事千万别做:
不在楼梯或狭窄通道嬉戏打闹,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
不要贸然弯腰系鞋带,捡钱包、手机等,容易被人踩踏。
不要挤入拥挤人群,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不逆着人流逃离,很容易被挤倒。
不在拥挤发生时,胡乱大喊大叫,会加剧人群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