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宝典
◆ 联系我们CONTACT US
  • 联系人:老师
  • 固 话:0379-69511900
  • 地 址:伊川县城关街道八一南路99号

首页 > 德育教学 > 教育宝典


初中生的叛逆,家长如何应对?

发布时间:2016-05-27 浏览量:1313

  培养一个孩子的过程,好比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只有随时了解孩子的状况,把准“战场”的形势,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初中阶段,恰恰就是孩子各种状况层出不穷的特殊时期,教育孩子这场“仗”打得好,还是不好,初中3年是“毕其功于一役”的重要一仗。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验:孩子升入初中以后,和家长之间仿佛一下子疏远了很多,他们不再喜欢围在家长前前后后地转,不愿意再对着家长喋喋不休地说;他们仿佛对什么都“漠不关心”,对什么都“麻木不仁”,什么都不能打动他,什么都不能使他高兴;他们情绪波动大,很容易发火,动不动就对家长的话感到不耐烦;他们对待事物开始表现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这些观点和看法有时会比较偏激;他们依旧我行我素,并拒绝听从家长的建议……

  上述种种情况,其实都是初中阶段孩子较为明显的叛逆特征。

  一些有着多年经验的教师就曾这样总结说过:“反叛,是初中生对待父母和教师的常见方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

  家长若不能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钟钟个性特征,在日常和孩子接触的过程中,就会对孩子的行为赶到莫名其妙,就会误解孩子的表现,变得不知所措,从而延误教育引导孩子的时机。

  教学这么多年,我见过无数焦虑万分的家长,也见过无数问题重复的孩子。见得多了,也就总结出这样一个规律:每位家长都在犯着“不深入了解孩子”的错误。

  就拿初中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成长过程就是有规律、有轨迹可循的,有着一些共通的特点。可身为初中生家长的您,又真正了解多少呢?您是否认真去思量过孩子的心里在想什么?您是否认真研究过孩子每种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您是否真正试图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如果这些工作都不曾做过,那我们又如何让能做到“对症下药”呢?这时候,不被孩子的问题搞得焦头烂额才怪。

  战场上,要想战胜敌人,先要了解敌人;教育孩子的问题也是如此,要想教育有方、教育有效,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就要尝试去了解孩子的心理,了解这一阶段的孩子究竟有着怎样的个性特征和表现。

  在多年与初中孩子接触过程中,我将孩子们明显的个性特征总结为一下几点。

  (1)情绪不稳定

  在和朋友一起聊天的时候,朋友苦恼地说起自己上初中的孩子:

  女儿芳芳上初中以后,人长大了,脾气也跟着长了,动不动就对着我一顿吼叫,常常为了一丁点儿的小事,就会暴跳如雷。我真搞不明白,以前那个安静可爱的女儿怎么能变成这个样子呢?

  望着朋友痛心疾首的样子,我平静地告诉她:“其实,孩子升入初中以后,情绪不稳定,容易波动,是初中阶段孩子心里特征的正常外在表现。”

  看朋友仍旧一脸的不解,我给她举了我一位学生的例子:

  小薇是八年级的以为学生,暑假开学当天,就和同桌大吵了一架,两个人谁也不服谁,差点就要动起手来。看着两人炒得脸红脖子粗的样子,我大是不解,这两人到底为了什么吵成这样呢?

  一问之下,原来竟是因为小薇的同桌拿她的钢笔用而没有事先告诉她。

  听我说完我学生的事例,朋友自言自语道:“这些孩子不把心思用在怎么好好学习上,怎么尽在这些小事上找茬儿?”

  的确,孩子对一些重要的事情,不关心、不在乎,却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大动肝火,让家长很难理解。然而,在初中阶段的孩子身上,这却是经常会上演的一幕:

  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孩子就会对着家长喊叫:“我明明就是放到这儿了,你给我弄哪儿去了?”

  同学见面没有和自己打招呼,孩子就会闷闷不乐地在日记本上狠狠写上两笔:“我到底哪里得罪她了,怎么就不理我?!”

  凡此种种,其实都说明了一个事实:初中阶段的孩子情绪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也很容易出现波动。

  而孩子们之所以会如此,和他们所处的这个特殊的年龄阶段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初中阶段孩子正处于一种“半成人、半小孩”状态,一方面他们想要维护自己的“成人形象”,一方面却因为心理发育的不成熟,常常会采取一些幼稚的方式、手段来捍卫自己的“权威”,以期向别人证明自己是成熟的,是独立的。在这种思想作祟之下,孩子们往往就会过分关注自我感受,在学习生活中,一旦遇到一些不能让他如意的事,就会立马还击,在成人看来也就是情绪不稳定、易波动。

  面对孩子这样的情况,家长该怎么做呢?

  在多年与初中阶段孩子接触过程中,我得出这样一个方法:以静制动。处于“第二叛逆期”的初中阶段孩子,不仅情绪容易波动,内心还非常敏感,自我保护意识很强,在他们情绪出现波动时,常常存在这样一种心态:你越是说我,越是管我,我越要和你对着干。

  如果我们采取“冷策略”,不去理睬他们,他们这种情绪反而会很快消退。

  所以,在碰到孩子情绪不稳定、易波动时,家长可以给孩子一定的缓和时间,待孩子的情绪消退之后,再试着和他降道理。这个时候,所收到的效果,往往就会好很多。

  (2)执拗

  很多家长都头疼:孩子总是不能理解自己的一片苦心,和自己“顶牛”,即便自己的建议和合理的,是为他好的,孩子也会置若罔闻,孩子这是怎么了?孩子为什么就会这么固执、不懂事,非得“咬定青山不放松”呢?

  其实,家长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叹息,就是因为家长不了解,初中阶段孩子执拗的原因所在。

  正如我们在前面提到的那样,孩子在进入初中阶段之后,随着生理上的发育,见见以成人自居,他们总是以为自己已经长大了,自己能够决定一些事情了。有自主的权利,面对家长的管束、建议,有时候虽然知道那是正确的,也会因为家长干涉了自己的自由,触犯了自己的“尊严”,而不遗余力地对家长予以“反击”。

  在和家长谈起这一点时,我经常会打这样一个比喻:“孩子和家长的‘顶牛’,就像是鸡蛋碰石头,结果总会有碎的一个,但是家长若是能软下来,孩子即使再硬,碰到了海绵之上,也就无处使力了。”

  明白了这一点,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妨向孩子示弱,不要和孩子对着干,讲一些孩子爱听的话,委婉地向孩子传达建议和观点。

  (3)冷漠

  初中阶段,孩子独立意识开始迅速发展,对于家长的悉心照顾和关心,他们往往会表现激励拒绝和厌烦,想要让别人认可自己、肯定自己,证明自己是个独立的存在。有时,甚至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行为向别人展示自己是有能力的,是不需要别人在一旁“指手画脚”的。

  这就导致了孩子们在这个阶段,对于家长和老师的态度开始产生了一个扭性的变化:他们不再愿意听到家长在耳边唠叨,他们不再喜欢听到老师苦口婆心的劝导。冷漠,也就是孩子们对付成人普遍的一种方式。

  孩子身上出现的种种表现,其实是冷漠的表现形式,都是孩子对家长权威的一种无声抵抗。心理学上,将孩子这种行为称之为“闭锁”,也就是说,在初中阶段孩子即使遇到了什么问题,他们也不愿意和家长或者老师去说,而是把心理封闭起来,拒绝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这样的情况,往往出现在内向型的学生身上,他们以沉默和不置可否来表达反对,这种不温不火的态度,比较固执,不容易平息、转移和分散。

  了解了这些,你就能理解,孩子对你表现冷漠,并不是不爱你,也不是故意要反叛你,这只是初中阶段孩子身上一种很常见的现象。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要给与更多的理解,并且要转变一下教育方式,仔细反思一下,孩子以冷漠的态度来对待自己,问题出在了哪里:

  是不是因为自己平时的教育太过于死板了?

  是不是自己经常说起的话题都是孩子不愿意听的?

  是不是自己对孩子管束太多了?

  家长只有做好自己的反思工作,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孩子爱戴、自己快乐的成功父母。

  (4)惰性特别强

  八年级一次月考过后,一位学生找到我,满脸苦恼地问:

  老师,我脑子并不笨,可我的学习成绩一直较差,为此我很苦恼。我也想提高学习成绩,并制定了学习计划,但往往执行没几天就半途而废了……

  思维懒惰,性能更为懒散,不爱思考和学习,是这一阶段孩子的普遍个性特征。就像我的这位学生一样,心里想要提升成绩,也制定了计划,但是就是不能按照计划坚持下去,结果也就不如人意。

  因为惰性,孩子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不愿意积极动脑思考问题,不愿意学习……我们可以想一下,这样的孩子以后如何面对学习生涯、社会生活?

  每当和家长们提及这个问题,家长们都会着急上火地说:“你们是怎么帮孩子改的?”

  家长们给出了我这样的回答:

  他不愿意去干活,我就威胁他:“不干活,就不带你去吃肯德基。”孩子不想学习,我就苦口婆心劝他:“现在不好好学,以后考不上好大学,有你的苦吃。”

  看着家长一脸认真地说着这样的话,我真不知道该说他们什么好。家长这样做,是在帮助孩子客服惰性吗?

  我看不是。初中阶段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家长再用这些话威胁孩子,显然已经不起作用了。

  以为学生就曾经这样说:“我不想做什么的时候,爸爸妈妈说什么都没用,我又不是小孩子了,才不怕他吓唬我!”

  的确,这阶段孩子常常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大人了,成熟了,对于家长的恐吓,他们常常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有时候还会故意激怒家长,证明自己是“有能力”的。

  正是因为清楚这阶段孩子的叛逆性格,在和初中家长交流过程中,我一直提倡这样一点:对于惰性特别强的孩子,绝不能采取粗暴、威胁的教育方式,聪明的办法,就是耐心。

  在多年教学过程中,我曾接触过很多这样的孩子,他们自己也并非不求上进,他们也想要学好,也想和别人一样能干,但是却常常因为毅力不够而不能坚持,或者因为习惯依赖而懒得动手。家长在这个时候采取粗暴的教育方式,不仅会打消孩子想要学好的念头,更可能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导致亲子关系的不和谐。

  所以,聪明的家长,面对这样的孩子,就要懂得“以毒攻毒”,孩子磨蹭,你就要有耐心陪他“磨”下去。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具备了比较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权衡利弊的能力,当孩子自己吃够懒惰、磨蹭的苦头时,就会慢慢克服掉这些坏毛病。